【浙派园林】《浙派园林论》第一章 浙派园林的研究背景 ——二、江南传统园林的艺术特色

Time:2018/09/03
1535946268101783E42C.jpg

二、江南传统园林的艺术特色

       1.文人气息浓厚

       江南传统园林的所有者,主要为在任或者退休的达官显贵,即所谓的士大夫,还有豪绅、大贾之流,即使小园主最起码也是文人墨客之类。所以这就形成了以文人精神为核心的文人园林,其艺术根源脱胎于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山水绘画、民间艺术和以士大夫为代表的文人价值取向。

       在各类星罗棋布的园林中,江南传统园林的人文特征尤为明显。园林中文化含量高,以表现士大夫雅文化为主,融文学、戏剧、绘画、书法、雕刻、建筑等艺术为一体,积淀着我国古代文人的艺术素养。并且许多园林景点及题名都是出自文学典故,表达出主人的人文情怀。以沧浪亭的楹联为例,就有几十副,比较有名的有:沧浪古亭的“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如图1-5);面水轩联:“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沧浪亭明道堂联:“律吕调阳,四野桑麻歌乐利;明良熙绩,中天日月焕文章”(如图1-6)等。

image001.jpg

图1-5 沧浪古亭

image003.jpg

图1-6 沧浪亭明道堂

       这些文人园林正是古人追求隐逸自然、闲情雅致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江南社会的独特审美价值观。其中“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就是古代文人对园林审美价值观的体现,在有限的范围内,凿池堆山、莳花栽木,再结合各种建筑的布局经营,因地制宜、匠心独运,创造出重含蓄、贵神韵的咫尺山林,凸显“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的造园特点,展现出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精华所在的“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2.时空变换无穷

       江南传统园林多数连接在住宅旁,实际上是居住空间的延续,是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观赏和居住空间。对它的欣赏是身临其境似在画中游,富有情趣。江南园林艺术描写不仅在于空间,还在于时空艺术,既通常所谓的“步移景异”。“步移景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大艺术特色,其中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人身处在流动的空间之中,在行进中可以感受到空间的连续变换;其次,人的视线所至皆是不同的景致。这两方面内容是统一的,是由空间的属性决定的。此外,江南传统园林对季相变化所塑造的景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处理,某些园林景象只有在特定的时间中,才能显示出更为动人的意境。

       3.建筑玲珑多姿

       江南园林建筑与园林的自然景观绝不是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其建筑有“亭、台、楼、阁、厅、堂、榭、廊、桥”等多种形式,且个体形象玲珑轻盈,并与山水、植物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别具柔媚气质。建筑空间更是曲折多变,相邻空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即所谓的“隔而不断”,各式洞门(如图1-7)、花窗和漏窗(如图1-8)的创造,将这种隔而不断的艺术空间发挥到极致。这些洞门、花窗和漏窗不同于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它别具优雅秀丽,并且创造出明暗对比、框景如画、光影变化等非凡艺术效果。

image005.jpg

图1-7 拙政园别有洞天洞门

image007.jpg

图1-8 沧浪亭各式花窗

       江南园林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的木构装修组成,与北方园林形成鲜明对比。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灰瓦白墙配以周围的山水绿树,给人以清新幽雅、凉爽宁静的感觉,在心理上减弱了盛夏酷热导致的不适。江南园林其用色为:白墙、黑瓦、灰假山、红柱、绿树、碧水、翠竹、蓝天,构成了一幅高雅、鲜明、幽静的画面,使人在其环境中感到心情愉悦、舒畅,色彩的运用与其功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此外,园林建筑的创作中对自然采光的处理显示出古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智慧,常用粉墙的光影效果,其色彩不仅可以提供留白艺术,而且很好地表达出光影的变幻;或者加强对观赏对象的日照处理,使其从早到晚都有长时间的侧光照射,从而加强了主体景观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4.山水自然生动

       叠山的石料很多,以黄石(如图1-9)和太湖石(如图1-10)为主,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更有以假山作为园林的主景,手法多样、技艺高超。这些叠山一般以峰、峦、坡、岗、崖、谷、涧、隧、洞等形式出现,深得自然山脉传神意匠,呈现出峰峦丘壑、洞府峭壁、曲岸石矶等拟化自然的艺术形态(如图1-11)。在“水乡泽国”的江南地区,理水艺术更是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理水是江南传统园林营造空间的重要手段,它把水景观和中国人的传统自然观、社会文化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理念和理法。常以少量的水模拟自然界中的江、河、湖、海、溪、涧、潭、瀑、池塘之类。作为艺术创作,理水除了刻画各类型水体的特征,还更讲究对水源、岸线及背景的处理。

image009.jpg

图1-9 个园黄石假山

image011.jpg

图1-10 个园湖石假山

image013.jpg

图1-11 扬州片石山房

       5.花鸟相得益彰

       由于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种类繁多,园林植物以落叶树配合若干常绿树,再辅以翠竹、藤蔓、地被、花草等,构成四季分明的植物景观基调。园林植物的选择讲究造型、姿态、色彩、季相等特征,以师法自然为宗旨,布局灵活、极得章法。植物的布置主要融汇于山水景象之中,讲究画意营造及其色、香、形的象征寓意,而且花木也往往是某些景点的主题构思(如图1-12、图1-13),一些园内的建筑也常以花木命名,意在表达自然情趣(如图1-14)。在一花、一草、一木、一根、一干、一花、一果之中,皆可反映大自然的神韵和以少胜多的艺术创作内涵,使人玩味无穷。同植物一样,动物也是江南传统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园中的鱼、鸟、鸭等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象,而且使人联想当年惬意的园居生活(如图1-15)。

image015.jpg

图1-12 拙政园远香堂

image017.jpg

图1-13 留园古木交柯

image019.jpg

图1-14 拙政园十八曼陀罗花馆

image021.jpg

图1-15 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

       6.游赏体验丰富

       江南园林里的景象之所以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与园路的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穿行于景象之间,没有脱离观赏对象。这一点既是江南园林的园路布置特征又是设计方法,用园路将游人引入所创造的景象中,展现其丰富的观赏画面。可见园路的设计在传统园林创作中至关重要,可以表现出所谓的“曲径通幽”、“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开门见山”等不同的园林艺术效果(如图1-16)。而铺地艺术也是江南园林的一大特色,其路面铺地形式、材质、花纹丰富多样,并且与景观环境相适应,如山林环境的铺地一般采用碎石、块石、条石或者砾石;而相对独立的院落,配合轩、堂雅致的意匠,一般作装饰性的花街铺地(如图1-17)。

image023.jpg

图1-16 留园曲廊

image025.jpg

图1-17 园林中的花街铺地

尾图-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