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的古运河,又被称为运粮河,处于京杭大运河中部,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本工程标段位于济宁市规划路以北,全长约1824米,平均宽度29.78米,平均水深5.2米,最小水深4.6米,水质属于劣V类水。
施工技术:
考虑到运河水体污染以生活污水为主,故本工程采用人工浮床技术进行水体净化。为兼顾运河通航功能,人工浮床沿河分别布置在两侧沿岸4米宽的水面。浮床样式多样,并合理配植净化能力和适应能力均较强的挺水植物,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本工程采用的植物主要有菖蒲、美人蕉、千屈菜、鸢尾、香菇草和旱伞草等。
人工浮床
人工浮床又称人工浮岛、生态浮床等,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将水湿生植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浮载体种植槽内,让植物处于无土环境中,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植物的根系吸附、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有机污染物,同时为水中的鱼虾、昆虫和微生物提供生产和附着条件。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水体得到净化,达到水生态修复的目的。
人工浮床系统示意图
成果与效果:
自人工浮床投入应用以来,古运河河道水质显著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到0.5米,运河两岸的园林景观和河道形成了当地一条美丽的风光带,成为周围群众观赏休憩的绝佳地点。